一财社论:纾缓企业流动性,让经济向阳而生
流动产生美,流动能发现并创造价值。
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中国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.1%,受此影响,1~9月,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.6亿元,同比下降3.5%,为年内首次累计同比下降。
微观活则宏观稳、预期强。如何盘活存量资产,降低企业经营活动成本,增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的能力,是稳定经济发展势头、增强市场预期的当务之急。
为此,当前需将重点放在如何破解企业应收账款和盘活企业存货上。最新数据有几个细项值得注意,即9月末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.7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6%;产成品存货6.47万亿元,增长4.6%。9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5.02万亿元,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两项合计32.19万亿元,占总资产的18.4%。鉴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属于典型的企业流动性资产,这给人的提醒是,对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能力需保持高度关注。
对于盘活企业账款问题,决策系统已给予高度重视。近日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。
当前有效需求不足,反映到企业,就是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流动性难以有效流转和变现,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。有效需求不足主要缘于居民部门真实有效购买力不宽裕,大量企业期待能进入广义的政府采购市场,以借助政府部门消费和扩展信用,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的快速变现能力,化解微观企业的流动性风险。
可见,《意见》如一场及时雨,给了微观企业盘活存量流动性资产的期待和信心。要真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治本之策是为企业和居民部门修复受损资产负债表创造条件,《意见》给市场打开了这种可能性。
这一方面需尽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实现要素市场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统一定价机制,真正让价格信号主导经济的资源配置,打破企业的所有制束缚,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卫竞争中性原则,在经营性市场竞争领域构建开放准入的市场秩序,拓宽企业在市场和整个经济领域的自由行动空间,缓解未来的不确定性;同时,市场可行空间的自由扩展,将有效改变整个市场的投资边际收益率,强化向上增长的价格信号。
另一方面,消除企业流动性预警,还需通过减轻税赋等休养生息政策,激活企业内生增长动能。短期应对之策是适度增加中央政府赤字率,长期应对之策是加快税制改革,尤其是尽快探索直接税主导的税制结构,适度降低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和个税等税率,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具有竞争性的税制结构。
当然,真正有效撤除企业流动性警报,核心在于纾缓有效需求不足,这需改变居民的心理账户结构,让居民将更多收入变成现期可自由支配资金。
为此,需适度推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改革,将更多国民收入向企业和居民倾斜,同时政府应强化社保体系建设,打造一个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的长期稳定预期。因为就整个经济而言,养老医疗等服务出现的缺口,最终会通过政府信用赤字或居民储蓄表达出来。破解有效需求不足,本质上需用政府信用赤字来撬动居民的超额储蓄,让居民的超额储蓄变成现实购买力。
善不由外来兮,名不可以虚作。企业是经济的活力之源,盘活企业存量资产,改善企业现金流量表,通过简政放权的赋能、不与民争利的减轻税赋,营造一个休养生息的经商环境,才能真正激活经济体系中最本源的动力引擎,让源源不断的活水滋润和浇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,因为任何事物,唯有流动才能绽放活力、播种信心和希望。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)